专科生选哪类专业能逆袭本科生?
前些天的一篇文章下面,有几位读者的留言大致是想说:专科生没有什么专业可读,专业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。当时我们的回复是找机会专门解读一下,现在就来兑现这个承诺。首先,你如果坚持认为专科没什么可选的专业,那你一定是觉得本科有很多专业可选。真是这样吗?我们直接上数据:本科,14个学科门类,102个专业类,760个专业专科,19个专业大类,99个专业类,747个专业如果单看数字,本科和专科从专业类到专业数是差不多的,102比99,760比747,但是,如果我们把两边的大类都拿出来比对一下你就会发现,很明显是专科的选择余地更大,因为反正专科也没有文史哲这类选择,所以剩下的专业类别就越发细化了。本科的14个学科门类按照编号顺序分别是:哲学、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文学、历史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农学、医学、军事学、管理学、艺术学、交叉学科专科的19个专业大类按照编号顺序分别是:农林牧渔类、资源环境与安全类、能源动力与材料类、土木建筑类、水利类、装备制造类、生物与化工类、轻工纺织类、食品药品与粮食类、交通运输类、电子信息类、医药卫生类、财经商贸类、旅游类、文化艺术类、新闻传播类、教育与体育类、公安与司法类、公共管理与服务类注意看这些名字的区别,本科都是“XX学”,是以学科做为区分,而专科都是“XX类”,更多的是以行业作为区分标准,而这一个“学”和一个“类”,也直接道出了本科和专科在人才培养上的不同诉求。本科,侧重学习基础理论,重点解决“是什么、为什么”的问题;专科,侧重于技术应用,重点解决“做什么、怎么做”的问题。我们举个例子,本科有一个学科大类叫“农学”,而相应的,专科有一个大类叫“农林牧渔类”,按照一般人的理解,这两种类别是非常近似的,有人甚至会说了:如果你是一个某农业大学的本科生,你也一样要下地插秧,这个和专科的实践课程有什么区别呢?那我们就具体来看看“农学”和“农林牧渔类”里面到底有哪些区别。首先,这两个大类里面还可以继续细分小类,比如“农学”,里面包括了植物生产类、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、动物生产类、动物医学类、林学类、水产类、草学类;而“农林牧渔类”,就没有那么复杂了,包含的四个类别都已经写在上面了,就是农业、林业、畜牧业、渔业。熟悉股票的朋友应该知道,股票有28个一级行业板块,“农林牧渔”就是其中的一个板块,那么农林牧渔类的上市公司在不同岗位上的招聘要求就不一样:研发团队,更可能选择本科的农学专业学生,而生产团队,就是应用型的专科学生更对口。一般情况下,研发团队人数能占到公司总人数的30%就算很多了,所以哪边竞争更激烈可想而知。当然这里面本科和专科在专业上重合的部分也不少,我们随便举几个名称很像的例子:本科“种子科学与工程”——专科“种子生产与经营”本科“饲料工程”——专科“动物营养与饲料”本科“茶学”——专科“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”本科“蚕学”——专科“蚕桑技术”发现问题了吗?本科的专业名称,要么是“XX学”,要么是“XX工程”,而专科都叫“XX技术”,或者干脆就是最平实的“生产与经营”。可是凭啥呢?“工程”真的就比“技术”高大上吗?比如“茶学”和“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”,不都是跟茶这个东西打交道吗?本科和专科的学习区别在哪里?专科的“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”,首先得学习茶树的栽培与采摘,然后就是茶叶的生产、加工、检验、审评、营销,比如绿茶和乌龙茶,筛选和加工上有什么不一样,质量评级有什么不一样,等等,这些都是很有技术含量的,所以叫“XX技术”。本科的“茶学”,通俗说就是研究茶这个东西本身,其中主要可以分为两大方向:茶科学与茶文化。茶科学,里面包括茶树学(专科侧重怎么种树,本科侧重为什么要这样种树)、茶化学、茶叶检验学、茶药学、茶效学等等,这里面很多都涉及化学的学科内容;而茶文化,比如茶史学、茶叶经济学、茶文艺学、饮茶习俗等等,这些又都是茶在文史层面的深入。所以这样一比就很清楚了,专科一定是务实的,你不能学了“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”,到头来没法实地生产加工,茶树也不会种,那肯定不行,你一定得有这个实操的能力。而本科的茶学分成两个路径,一个是建立背后的科学逻辑,比如为什么A茶有这个功效,B茶有那个功效,另一个路径则是务虚层面的,比如我们如何向世界传播中国的茶文化,等等。这里顺便要提一句,本科“茶学”里的“茶文化”部分,其实也有对应的专科专业,是在旅游大类下的“茶艺与茶文化”专业,当然一般情况下,如果你学了这类专科里比较务虚的专业,反而是有点吃亏的,毕竟有实干技术才是专科生在就业上的优势。所以,本科的某个专业,当专业的细分方向能够分别与理科(科学)和文科(文化)建立交叉点的时候,就叫“学”,因为“学”就是“学问”,而能被叫做“学问”的领域通常也是文理兼容的。那么相应的,也有很多专业,基本没有文科属性,主要是和理科的交叉点,那就叫“工程”。比如“种子科学与工程”和“种子生产与经营”,核心的对象都是种子,但是按照本科和专科的不同培养目标,两者仍然有区别。种子生产与经营,你要学优良种子的筛选与繁育,要学玉米稻谷等作物种子的脱粒、干燥、精选分级和包装,要学种子的防潮和防虫蛀,这些都是非常贴合生产实际的工作,所以专科的相关课程有:《植物生理学》、《遗传学》、《生物统计》、《种子生理》、《种子检验与检疫》、《作物栽培学》、《作物育种学》、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学》、《种子生产与加工》、《种子经营与管理》种子科学与工程,很明显,这是一个跟生物学密切相关的专业,是对上面所有这些工序,提供理论依据,以及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,比如种子的防蛀,还有什么办法能让效果更好,所以本科的相关课程有:《细胞工程》、《基因工程》、《生物信息学》、《种子加工储藏学》、《种子生产学》、《种子生物学》、《基础蛋白质组学》、《农业机械化》、《土壤与植物营养》、《种质资源学》从本科要学的这些课程来说,难度是显而易见的,所以称呼一个“种子科学与工程”,倒也合情合理。那么回到最开始截图里的问题,专科的确是有做菜的专业,“旅游大类”里的“餐饮类”中,总共有5种专业:餐饮智能管理、烹饪工艺与营养、中西面点工艺、西式烹饪工艺、营养配餐。可是即便在这5种学做菜的专业里,我们还是能看出明显的区别:中间三个带“工艺”的专业,是传统的手艺活儿,而“餐饮智能管理”属于“管理类”,“营养配餐”则重在通过科学的搭配体现厨师或营养师的理论水平。那你说我要选一个做菜的专业,哪个比较有前途?按照我们刚才对于“XX学”和“XX技术”的分析,“营养配餐”潜力最大,因为尽管这只是一个专科专业,却隐隐有了本科“XX学”的特征:这是一个天然的文理兼容的专业。理科方面,营养的搭配这本身就需要用到生物、化学知识,文科方面,食疗养生又是现代人很在意的一种生活方式,这其中还可以延伸到中西方烹饪文化的营养学比较。总之,当你拥有了丰富的营养配餐知识,同时又有下厨的手艺,最后再上升到饮食文化的层面,这难道还不是复合型人才吗?从这个角度说,专科生相比本科生倒有另一层优势:本科生理论知识强大,但想补足实践这一块,难度相当大(因为技能的实操需要经年累月的磨炼),反过来说,一个已经掌握了实践技能的专科生,哪怕只是给自己的手艺包装出一种文化输出模式,这个专业的含金量立马就能上一个档次。你看,本科生,是不是要仰望一位内外兼修的大厨呢?这就是专科生逆袭本科生的原理所在。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